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炮制研究中心 白玉瑩 李向日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主產于云南、安徽、湖北。茯苓藥用歷史悠久,有2000多年的應用歷史,是傳統中藥“四君八珍”之一。
茯苓始載于我國最早的藥學典籍《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謂其:“久服安魂養神,不饑延年”。茯苓,味甘而淡,甘能補,淡則能滲,藥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卻不傷正氣。寒、熱、虛、實諸證,茯苓配合其他中藥服用,均可發揮獨特的功效,是自古醫家最常用的中藥之一,有“十藥九茯苓”之說。
茯苓在古代的炮制主要以凈制、切制為主;而在現代則多為產地加工,即先“發汗”(將干燥過的茯苓堆置在一起,使水分流出,然后再干燥,不斷地重復至內部也是干燥狀態的過程),再切成片或塊后使用。
茯苓全身都是寶。提到茯苓,還有三味中藥不得不提,即茯苓皮、茯神、茯神木。
茯苓皮是茯苓菌核的干燥外皮,加工茯苓片、茯苓塊時,收集削下的外皮,陰干即得。其走表,長于利肌表之水腫。茯神是茯苓圍繞松樹根而生長的真菌菌核,其入心脾經,長于寧心安神。茯神木是茯苓菌核中間抱有的松根部分,具有平肝安神的功效,主治驚悸健忘、中風語蹇。
現代研究表明,三萜類成分是茯苓相關中藥中調節泌尿系統、利尿等作用的物質基礎。在茯苓皮中,三萜類化合物的含量遠高于茯苓,這與茯苓皮利尿作用強于茯苓的結果相一致。茯苓多糖是茯苓類中藥中所含的另一類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腫瘤、抗炎、免疫調節、保肝等作用。課題組研究發現,茯苓中多糖含量遠高于茯苓皮,這也正是茯苓對提高自身免疫力以及抗腫瘤的作用優于茯苓皮的原因。
Letou乐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