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記者 葉龍杰
伴隨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2年重點工作任務》印發,今年醫改工作開出了包括4個方面21項具體任務的“清單”,也迎來了“快馬加鞭”的清亮蹄聲。奔跑的前方是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相關負責人(以下簡稱相關負責人)在對《任務》進行解讀時表示,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進落實體制機制改革措施,繼續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動力。
如何構建有序的就醫和診療新格局?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福建省三明市時強調,要均衡布局優質醫療資源,做到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決,一般的病在市縣解決,頭疼腦熱在鄉鎮、村里解決。
相關負責人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明確了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是既要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把蛋糕做大;又要均衡布局優質醫療資源,解決好醫療資源合理配置的問題,把蛋糕分好,構建起有序的就醫和診療新格局。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創新醫療衛生服務模式,促進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為構建有序的就醫和診療新格局打下良好基礎。但仍存在優質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布局不均衡,醫療衛生機構間分工協作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相關負責人強調,需要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完善省市縣和縣鄉村醫療服務“三級網”,分層分級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滿足群眾就近就醫需求,更好維護人民健康。
如何提升優質醫療資源的可及性?
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代表著國家醫療技術的先進水平和技術前沿,也是引領全國提升整體醫療水平的重要力量。目前,國家已在全國布局10大類17個國家醫學中心,在8個省份試點建設26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特別是通過分布在各地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當地培養人才,提升當地醫療水平,有效改善就醫流向。
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按照“揭榜掛帥、擇優選拔”的思路,繼續設置國家醫學中心,打造臨床醫學高峰,并且圍繞死亡率高、疾病負擔重、轉外就醫集中、嚴重危害群眾健康的病種,繼續開展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基本完成全國范圍內的規劃布局,減少群眾跨區域就醫。同時,開展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試點工作,推動地方探索建立優質高效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據介紹,今年深化醫改工作還將發揮省、市、縣各級醫院作用,深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上下聯動、梯次推進省域內醫療資源布局和結構調整。每個省份選擇2~3個設區的市開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實行網格化布局和規范化管理,為網格內居民提供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一體化連續性服務;遴選“千縣工程”縣醫院,在縣域推廣臨床服務、急診急救新模式,在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內實行行政、人事、財務、業務、藥品、信息系統等統籌管理,提高縣域整體醫療水平;繼續發展社區醫院,推動新增500家左右社區醫院,并且遴選加強一批中心衛生院能力建設,推進健康鄉村建設,推廣“縣管鄉用、鄉聘村用”的人才管理使用辦法,落實和完善村醫待遇保障與激勵政策。
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成效如何?
三明醫改經驗體現了人民至上、敢為人先,其經驗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鑒。一年來,各部門協力合作,大力推廣三明醫改經驗。一是完善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的政策措施。以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名義制定出臺關于深入推廣福建省三明市經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了11條普遍推廣的經驗和10條因地制宜探索的改革措施。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建立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監測評價機制,定期調度地方工作進展。
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層面認定三明市為全國深化醫改經驗推廣基地,并在三明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和醫改經驗推廣會、舉辦培訓班,組織中央媒體深度調研報道,講清說透三明醫改的核心經驗,幫助各地更好學習借鑒。
據了解,在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推動下,各地強化對醫改的組織領導,31個省份均由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或其中一位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醫改領導小組組長,28個省份由一位政府負責同志統一分管“三醫”工作,圍繞重點領域加大改革力度,穩步推進各項醫改工作。
相關負責人透露,將持續支持三明醫改再拓展、再提升,在資金項目、醫療資源、專家指導等方面對三明市給予大力支持,指導三明市實施深化薪酬制度改革等“六大工程”,推動三明醫改持續探索創新。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如何深化?
去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標志著公立醫院改革發展進入了新階段。一年多來,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意見》,加快推進各級各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一是國家層面形成政策合力。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協同推進,先后出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方案(含實施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工程),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促進行動(2021—2025),醫療服務價格、薪酬制度、職稱制度改革,公立醫院運營管理、全面預算管理、內部控制、成本核算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政策合力。
“11個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先行一步,均已印發實施方案,探索各級各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和模式。”相關負責人表示,試點省份分門別類確定具體目標、重點任務清單和配套措施清單,其他省份因地制宜,統籌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另外,選擇9個省(市)的14家大型高水平公立醫院開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通過委省共建方式,打造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模板,帶動全國公立醫院上臺階、上水平。
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點面結合推進各級各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工作走深走實。一是推動試點醫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指導14家試點醫院對標國際一流,加強學科建設和醫學科技創新,推出一批業內叫得響、群眾感受好的新技術,提高病例組合指數(CMI)和四級手術占比。二是實施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通過項目實施,指導示范城市率先形成市縣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經驗,著力提升市縣級公立醫院診療能力,規范診療行為,落實分級診療制度,加強臨床專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著力加強智慧醫院建設,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著力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加強醫院全面預算管理,促進資源有效分配和使用。三是開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建立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指導地方按屬地原則對轄區內公立醫院進行評價,加快形成各級各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局面。
Letou乐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