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崔芳)近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首都老齡工作的實施意見》。圍繞構建綜合連續的老年健康支撐體系,《實施意見》提出,推進醫養結合向居家老年人延伸,開展養老家庭照護床位建設。到2025年,在居家照護需求相對集中的城市社區,建設不少于1萬張養老家庭照護床位。
《實施意見》指出,加強老年人健康教育和預防保健,將健康教育100%納入老年大學及社區老年教育課程內容,利用傳統媒體、新媒體等多種方式,加強對老年人健康知識、政策、服務和產品的科普宣傳。拓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涵,提高服務質量,到2025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范化健康管理服務率達到65%以上,中醫藥健康管理率達到75%以上。
《實施意見》提出,通過完善老年醫療資源布局,探索老年多學科診療模式等方式,提升老年醫療服務水平。到2025年,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60%以上,三級中醫醫院設置康復(醫學)科的比例達到85%以上,綜合性醫院、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創建成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的比例達到85%以上。完善安寧療護服務標準和規范,增加安寧療護供給,到2025年,每個區至少設立1所安寧療護中心,全市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床位不少于1800張。
《實施意見》指出,將建立全市統一的長期護理失能等級評估標準、建立護理需求認定和等級評定的標準體系和管理制度等提上日程,加快在全市推行符合市情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將可提供居家上門護理服務的護理機構納入長期護理保險服務機構定點范圍。強化醫療衛生健康與養老服務銜接,養老機構與醫療衛生機構要統籌規劃、毗鄰建設,引導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開展協議合作。鼓勵資源利用率低的二級及以下醫療衛生機構轉型,開展康復、護理以及醫養結合服務。鼓勵有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衛生機構。
Letou乐投